剛剛我又玩了現金流三次,結果破產了兩次
不過幸好最後一次達到財務自由^^
好笑的是第一次剛進去就破產,
因為沒有什麼資產,破產時沒東西可抵押
也還不清貸款,根本就像沒玩到一樣
不過這大概是例外,
第二次破產就讓我有學到東西,
因為第二次中間有破產一次,但是我前面狂買房產
所以全部賣一賣還是有恢復,有從破產中恢復
但馬上變窮人,就像富爸爸作者所說的,
不管你是E、S、B還是I象限的,都有可能會破產
我恰恰好是在I象限,不斷的投資
但老實說,我的投資有點像亂投資
我只有看我有沒有錢買,然後以此下決定
所以第二次最後還是擺脫不了破產的命運
於是我發覺到,每次給我機會投資似乎都有些投資案的介紹
有些標榜地段好,好租屋、空屋率低或是置換率低、好賣
有些則是屋齡低、地段差,我覺得不能只是看這些簡介
現實當中還是得要去了解一下實際情況,
而且要做功課,否則房屋仲介隨便唬爛一下就好了
投資這方面的哲學與技巧還是得要再加把勁!
而第三次我採用比較保守的概念下去玩,
結果果然達到財務自由(或許我還是比較適合保守一點吧!)
不過這次運氣比較好,一開始現金就比較多
而且又遇到好的投資案,
但這次我發現我的對手一開始薪資也不高,現金流也不多
只有一點房產,
照理說我應該要比他快達到財務自由的
結果正好相反==
後來我發現他採取了一個方法
,他一開始房屋有比較不錯的價格就先賣了
讓自己現金比較充裕(因為他支出比較多,現金流也較少,可能怕意外支出吧!)
然後當他遇上可以產生比較好的現金流的投資案時
毫不猶豫下手,讓他瞬間就比我快達到財務自由
或許這也告訴我,有時一味往現金流穩定增加不算聰明的作法
如果累積一點實力(手邊的現金),等待好的投資案時,瞬間下手
因為機會是不等人的,往往我在買了幾棟頭期款不高、現金流也不算多但比較穩定的房產後
卻遇到頭期款較高,現金流也高到可以讓我瞬間脫離老鼠賽跑的機會
卻因為現款不多,銀行也沒辦法借(借了現金流就變成負的了==)
而錯失了機會,就像富爸爸作者羅伯特先生曾說的
「與其把不多的錢放在『很多』籃子裡,不如把很多的錢集中放在『少數』幾個籃子裡。」
我想他的意思是要我們不要盲目投資,
自以為分散風險,結果投資了很多地方(尤其是不動產這種有時很難脫手的東西),造成自己身邊現款不足
遇到好機會卻沒辦法把握
倒不如好好針對幾個不錯的投資案,做詳細的研究
降低風險,好好做抉擇,等機會、時機對了
獲利自然就出現了
不過我倒是不清楚對於我這種保守的人適不適用?
(上面圖片有侵害到您的權利時,請留言告知取下^^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