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酒,亦可稱為杜康、醍醐、杯中物。
代稱何其多,卻也顯示出酒在歷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。
酒在中國的起源,可以追溯到周朝,甚至到黃帝時代去了,
是由儀狄或杜康所造。
不過根據傳說,當儀狄釀出了酒後,
讓大禹品嚐,大禹先是讚美了此飲之美味,
接著感嘆的說:「後世必有因酒而亡國者。」
此話不假,甚至不只亡國,亡家、亡族亦不少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前些天恰好與朋友約在燒烤店,
一時興起點了個金牌啤酒來增加食慾,
不過現場其他朋友都沒有喝酒的習慣,
使得當下的我有些突兀,
不過既然點了,就喝吧!
不過聚會結束後回到家的我,
卻對於聚會上有些朋友對我喝酒的反應
有一些感想......
原來在不喝酒的人眼中,
對於有喝酒的人總是存著一種帶著些微鄙視的玩笑眼光,
因此朋友開始說一些玩笑話,
雖說是聚會上炒弄氣氛的一種效果,
但喝了酒的人容易被拿來當這種效果,
也會出現不少令人不屑的玩笑話!
只是能怪誰呢?
因此當大禹曾說過的那句話是有他的道理存在的,
不管是不是酒精作祟;不管真醉假醉,
人們對於喝酒甚至嗜酒的人總是有一種不信任感,
間接影響了君臣之間的聯繫感,
更不用說酒醉亡國的道理了,
或許我誇大了聚會上的玩笑,
或許我不該把事情看的那麼嚴重,
但誰說歷史上的那些種種不是這些小事所形成的呢?
於是我有些簡單的體會,
酒這種東西,
不是說喝多喝少,會醉不會醉,
當酒酣耳紅之際,
誰有能想像的到這不僅是對於身體的一種傷害,
也是一種對於自我形象的破壞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