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最近我都在想一個問題

 

成績真的能夠決定一切嗎?

這個答案因人而異

 

也會因為角度的不同而有答案

但是千萬不要是因為他人說什麼~自己就覺得什麼

 

從小就常聽長輩對於我們的成績有所關注

 

關注到連我們都養成對於成績的看重,甚至到後來養成對分數的計較

老實說~當我國中時,首要目標就是基測

 

再來上了高中~首要目標便成了考大學

似乎都有這種別人賦予我必須完成的目標

 

但是這個目標並不是我自己選擇的~

 

應該這麼說~我甚至沒有拋棄這個目標的權利

於是大考小考模擬考占據了我們的生活

老實說~我的確當時認為人生就是這樣

 

直到年齡漸長~甚至到現在出外來讀書

我忽然發現~過去的那種生活並不是唯一的路

 

但他是最快速能達到成功的路

何謂成功?這是一個複雜的議題~不在此討論

 

那一定會成功嗎?不一定~不過確實是最快的路

 

只是當大家,包括年紀小的、年紀大的、成績好的、成績不好的......人

尤其是父母~因為看待小孩未來的成就沒有準則,就只有看成績

 

偶爾在身邊念兩句~嚴重一點~還將一次的失敗的小考化作沒前途的象徵

再加上學校的大小考、媒體的偏見

 

小孩子生活中接收的訊息太多太雜~

 

多到沒辦法讓孩子自己去想像~雜到使小朋友不知道這麼做到底是不是對的

 

我這麼說並不是責怪誰

沒有誰是錯的~

 

學校希望教出成績優秀的好學生~

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有比較像樣的未來~

孩子也希望自己不要輸給別人~

 

本來社會中就是一種比較~比較來比較去(比較是天性)

 

所以沒人有錯

錯的是這樣的期待衍生出不少不好的效果

 

孩子不快樂~而且還因為不快樂~誤將快樂的感覺放在看漫畫書、玩電動上面

沒辦法有那種「充實」的快樂~只因為他們沒享受過那種感覺(其實當我們學齡前~一定享受過這種充實的快樂)

 

認命一點的人~就整天抱著補習班的書研讀~跟人聊天的話題也脫離不了這上面

但在我看來~都有點「神經質」了!!

 

承受不住壓力的小孩~從高樓一跳就直飛天堂了

當然~我不贊同不用讓孩子讀書~讓他開心就好~這就變成放任了

 

我也沒辦法讓教育產生什麼改革~因為在怎麼改革~都是制度面上的

 

不管怎麼改~都是治標不治本

或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變與孩子最直接接觸的人的「觀念」

 

這些人無非就是父母、老師還有朋友

 

當然~朋友多半還是跟小朋友的年紀相當

 

那麼父母跟老師也就可以兼當朋友的角色

 

老師還是可以讓學生考試~但是不可以出現偏差的情形

例如以分數來定義好學生或壞學生

 

而是在考試的同時~說自己要求學生盡力做~但不要求分數一定要多少

 

因為這樣實在太嚴苛~當然及格最好~不及格下次要努力

這一點我當過學生~我最了解了

 

因為我是個要求自己的人~當我面對我不在行的科目

常常都會出現與他人有落差的分數

 

不用他人責怪~我就會感到很失落

所以老師不必去處罰成績不好的~而是應該處罰品性不好的

 

再來就是與孩子更為親切的父母親

 

試著與孩子當朋友~

因為孩子有些事會跟朋友說~而不會跟家長說

 

再來就是希望孩子盡力~但是不要求分數

 

而且不要責怪~而要讚美

讚美的效果絕對大於責怪

 

不管多小的小孩~都是愛面子的~都是愛聽好聽話的

所以當成績有進步~要讚美

 

成績不好時~也要讚美

 

至於讚美哪裡~可以就孩子最近哪裡表現不錯或是考卷中他寫對了哪一題很不容易(即使整張考卷他只寫對了那一題)

 

因為讚美可以提昇自信~自信可以使一個人做得更好(當然不是拍馬屁那種亂讚美啦!)

 

再來就是希望他下次能再進步~重點不在分數~而在有沒有盡力

要是真的讀不起來~有能力的家長可以幫忙找方法

 

忙碌的家長可以抽空與老師溝通~因為讀書的「方法」更為重要

 

或許還有其他更好的觀念需要老師與家長去做

 

但是人是要不斷學習的~即使是當了老師與家長~這些課題還是需要去研讀的

既然希望小孩子認真讀書~為什麼大人們不好好認真學習這門課程呢?

 

前面說起來有點維護小孩子~(畢竟我也算是學生嘛!)

 

不過那也是因為小孩子的心智還沒完完全全健全~責怪不是一個好方法

 

不過身為一個小孩子~有些事情是必須自己要做到的

而且是他人不能幫忙做到的

 

就是要有一個觀念~

 

「成績是重要的;分數是不重要的」

 

這裡說的成績不是考卷上的分數~而是自己有沒有盡力的成績

 

一個沒有盡力考了八十分~跟一個盡了力了卻考了六十分

 

我想該高興得應該是考了六十分這位~考了八十分的要感到慚愧

 

還有就是「能力」很重要~這裡的「能力」不完全等同成績好壞

或與現在的教改有個好處就是很多人學會了鋼琴、小提琴、柔道等等「才藝」

 

但「才藝」也不完全是能力所在(況且有些還是家長「逼」小孩子去學的~)

孩子要有自覺~我們的表達能力、寫作能力、適應環境能力、抵抗壓力能力、與人溝通能力、好奇能力、觀察能力......

 

太多太多了~這些都不是學校教育或家庭教育能完完全全做到的

 

而且也不是用分數可以打出來的

因為這些能力沒有好壞~只有自己是否有進步所在

 

就像玩遊戲~賺經驗值~經驗值越多~等級越高

但從來沒有人會考慮賺得的經驗值分數高或低

 

而這種自覺父母逼不出來的~最多就是要循循善誘~漸進鼓勵

 

讓孩子自動自發去做~

我想許多人都是這樣吧!只要是自己真心想做的~沒有人逼~一定可以做到很好

 

甚至有時候還可以做到超出自己想像的地步

 

不過這有風險~因為沒有評分的機制

 

沒有考試可以評分~

 

但我想這是要到了孩子長大出外~面對社會時才能顯現出能力的珍貴

 

 

~(以上圖片來源均為網路,如有侵權請告知拿下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cmoto85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